挽救長期房價,上海終於出手

這幾天,很多人都在議論這樣一則新聞。1月18日,國傢統計局發佈的2017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,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,人口出生率為12.43‰,相比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,人口出生率為12.95‰,2017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。全面放開二胎僅僅兩年,生育率就由增長,再次轉為下降,不得不讓我們擔憂未來中國的人口數量,以及老齡化程度。要知道,老齡化是房價的真正大敵。日本的房價所以長期衰退,導火索是泡沫經濟崩盤,真正原因卻是生育率下降後的老齡化。在這方面,上海的一些做法,也許會給很多同樣面臨老齡化的地區提供借鑒。

上海終於出手,連發“大絕招”留住90後人才原創2018-02-01租租平安好房租房福利社

一篇《人口雪崩!影響房價最長期因素近在眼前!》的貼子,把人們從房價上漲的高亢狀態中喚醒。中國社科院披露瞭中國青年人台中通馬桶口數量正在持續減少,未來五年將凈減少3000萬人。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正在步日本、歐洲之後,正在步入人口老齡化時代。

其中,上海的人口高比例的老齡化人口,被視為房價最大的威脅之一。數據統計:到2016年底,上海60歲及以上老年人435.95萬人,占戶籍總人口30.2%。

上海市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,截至2015年上海34歲以下的戶籍人口隻有453萬人,僅占戶籍人口總量的31%,如果不能及時吸引大量的90後、00後外人口進入,上海將在20年後,像當年的大阪、利物浦那樣,因為日趨高漲的老齡化,而面臨都市圈的“死亡威脅”。

好在近期上海正接連發“大絕招”,吸引並留住90、00後中的高素質人才,以保護上海的長期房價。



國際五大行之一的第一太平戴維斯曾在去年底今年初發佈瞭《全球房地產市場影響力報告》,報告提到瞭很多國際房地產大行看好的城市,我國深圳名列其中,其他還包括紐約、東京、迪拜、奧斯汀等城市,但上海和北京卻不在其列。

第一太平戴維斯給出的理由是,這些城市能夠源源不斷地吸引年輕人。他們認為,城市能否持續吸引年輕人,是確保房價能夠持續上升的一個關鍵性因素。如果老年人口超過年輕人,那麼這個城市就失去活力,未來的前景就將堪憂。

對上海來說,能否長期吸納大量年輕人口,還會是能否實現經濟高增長的一個關鍵。2012年上海曾經作過統計,學歷在大專以上或者擁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中高素質人口,僅占常住人口總數量的24%。

鑒於上海中考制度,常期以來將戶籍人口的接近4成以上擋在瞭普通高校門外,上海不得不靠引進大量的外來高素質人口,提升擁有大專以上學歷人口在適齡勞動力人口中的比重。

根據上海社科院之前的研究,大專以上人口比例所以能從2015年的18%,迅速提升至2012年的24%,大力引入外地中高端人才是關鍵原因之一。

然而在2500萬的人口紅線公佈後,在上海的外地人開始連續減少。1月19日,上海公佈瞭最新的人口數量,全市常住人口為2418.33萬人,比上年末減少1.37萬人。但是,如果查看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可以發現,戶籍人口比前一年還增加瞭6.8萬人。造成常住人台中清化糞池口下降的重要原因,是外來人口的減少。

目前尚不知道,具體是哪些外來人口離開。隻知道,上海之前展開的新一輪環保大檢查,以及拆遷違章搭建的一部分房屋,促成瞭部分人口的外遷。不過,以這些人口的職業和收入情況看,學歷應該多數都在大專以下,貌似還不足以削弱上海經濟的實際競爭力。



其實,上海在出臺“2500萬”這個人口紅線時,內心是煎熬的。

參與上海城市規劃的臺灣台中通馬桶推薦專傢說,上海最理想的狀態是,年齡60歲以上的部分老人能夠遷出市中心,把房子留給年輕人,他們搬到市郊居住。

但是郊區相對弱的醫療資源,和其他配套資源,讓老人又確實難以搬遷前往市郊。這就讓上海變成瞭一個“圍城”,城外的外地年輕人想進入市區進不瞭;城內的老人,想去郊區養老,也搬不去。

而因為房價的高漲,這個“圍城”正在變得日益堅固。留住高素質的90後、00後,已經成為上海城市管理當局迫切要出臺的辦法。

那位為上海城市規劃作咨詢的臺灣專傢說,上海正試圖通過大規模建設長租公寓,用更低的價格帶給居民幸福感,最終留住城市中的年輕人。

平安好房網轉發的一篇新聞透露,1月20日,上海發佈瞭首個國企租賃住房品牌,這也是上海租賃市場上的第一支“國傢隊”。此次上海地產集團首批推出的租賃住房地塊,既有改建項目也有新建項目,總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,預計2020年實現交付,可供應總套數約2萬套。

上海電視臺記者曾去首批樣板房現場采訪,發現42平米公租房,傢具、電器一應俱全。上海對這些長租公寓的要求是“取無門檻、平租金。”

除瞭地產集團手裡的這些長租公寓外,上海還鼓勵企事業用自有地塊建長租公寓,提供給員工住宿。新城控股高級總裁歐陽捷說,上海未來逐步開放科研院所、醫院、產業園區、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公共租賃房,用於本單位的人才安置,未來這些房子還可能進一步向社會推廣。根據丁租昱之前發佈的報告,全國目前長租公寓擁有土地最多的企業,上海有六個。

除瞭這些國有背景的企業在大力發展長租公寓,上海的民營資本也在大力發展長租公寓行業。萬科、碧桂園、龍湖、旭輝……幾乎上海所有的知名品牌房企都在擴張自己的長租公寓規模,期望能在很短時間內開出大量的長租公寓。

根據資料,這些長租公寓的普遍定價不足3000元,是年輕人能夠接受的租金價位段。



不僅僅如此,上海還努力打通和周邊省市的道路交通網,以及直接延伸軌道交通線,讓年輕人能夠低價買到產權房。

據悉,在軌道交通17號線通車後,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公開表態,要積極呼籲17號線向西延伸,對接蘇州軌道交通S3線。此外,還要打通和鄰近的昆山交界區域的“斷頭路”,制約瞭鄰近區域的深度互動,已經梳理出盈淀路、新太路等14條區省對接道路,青浦境內新建和改擴建長度達到65.3公裡,總投資達到54億元,其中8條道路已經列入十三五規劃正在實施。目前已經啟動的崧澤高架西延伸工程,也已著手研究進一步向西延伸到昆山,強化虹橋商務區的輻射功能,逐步形成“同城效應”。另外,還將協同推進安亭-白鶴-花橋城鎮圈建設,通過區域協同共建共享推進社區生活的便捷化,實現跨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。

青浦對昆山的關照,換作五年前是不可想象的。彼時,昆山有多條道路已經修到瞭青浦交界處,就是無法打通。據傳就是因為當時,青浦方面擔心,和昆山的道路打通,會沖擊青浦房價,會讓青浦的企業外流到昆山。

而為瞭留住年輕人,上海對周邊省市的態度一下變得很親善。不隻昆山,包括太倉、啟東、平湖、嘉善等地,上海也規劃瞭城鎮圈,並計劃延伸軌道交通,讓90後、00後更容易地在上海附近安傢。

總結:

第一太平戴維斯的研究認為,未來企業的選址,不再是資本推動,而是人力資源推動。那些能夠輕松吸引到年輕人的地方,才是企業集中的城市商業、商務中心。

從這點說,長租公寓的配置多寡,有可能成為上海未來地段格局的新風向標。

那些長租公寓建得星羅棋佈的地方,未來商業可能會更繁華,商務區也更容易形成;相比之下,那些沒有土地資源建設長租公寓的地方,則可能在未來的幾十年沉淪,成為上海的“死亡街區”。

同樣,那些真正能夠吸引年輕人購買,並且居住的環滬城市,未來才會有比較好的“錢景”。
arrow
arrow

    kse420ya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